高學歷女性婚不婚 35歲是關鍵
中時電子報 2008/01/27 陳一姍卅台北報導
「大一俏,大二嬌,大三拉警報……」這句昔日大學校園裡流傳的「警語」,如今已經過時。台大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人口研究組組長陳玉華指出,從人口學的觀點,大學學歷以上女性拉警報的年齡已經後延,女性是否變成不婚族,三十五歲以後才是關鍵點。
在主計處的調查裡,一二○萬未婚女性,有高達一成六的比例表示不考慮結婚,其中有四二.一五%是大專以上學歷。
高學歷男性晚婚 女性易不婚
陳玉華指出,根據內政部戶政司資料,十五歲以上人口,二○○六年未婚男性三八%,未婚女性三一%,這個數字意義不大。因為受到求學期延長的影響,台灣男性初婚年齡已延後三二.六歲,女性二十九歲。換言之,十五歲到二十四歲口全數都是不婚的,三十歲以前的數字並不準。
陳玉華認為,從人口學的觀點,政府應該重視的是低學歷男性與高學歷女性以上女性的不婚現象。
對大學學歷女性而言,是否成為不婚族,關鍵在三十五歲以後。從數字看,大學以上,二十四歲到三十歲間未婚率,男性高達九成,女性高達八成五。到了三十到三十四歲,男性依舊有超過一半五二%不婚,女性也還有四七%。
男低女高 過了關鍵期想婚難
真正局勢逆轉的關鍵在三十五到三十九歲,此時高學歷男性不婚率二二%,女性二九%。但四十歲以後,男性不婚率繼續大幅下降到十一%,女性減幅有限,依舊有二二%。「這顯示,高學歷男性只是晚婚,但女性超過四十歲以後,就有比較高機率變成不婚族」她說。
相對於高學歷男性傾向晚婚,陳玉華發現,國中以下學歷的男性如果三十五到三十九歲還單身,未來要結婚機率就比較低。根據戶政統計,國中學歷以下男性三十歲以前尚未結婚,比例高達七成。但女性傾向早婚,三十歲以前未婚率僅三成四。高學歷女性的狀況,一樣發生在低學歷男性族群,三十五到三十九歲約有二八%未婚,之後要再結婚難度就提高。
不婚族增加 生育率提升困難
陳玉華說,不婚族增加到底會產生何種影響,端看社會如何看待這件事。從人口老化的角度,由於婚姻與生育連結性高,如果不婚族增加,台灣生育率要提升就很難。「再怎麼鼓勵已結婚者多生,如果不結婚的人大增,也是有限的」。
為何不婚?根據主計處最新婦女婚育調查,二十五歲到四十九歲未婚女性共一百二十萬五千人,六六%回答「尚未遇到適婚對象」,「經濟因素」七點二七%居次,「年齡因素」與「擔心婚姻不幸福」亦分別占五點二九%與五點二八%。
陳玉華說,台灣的趨勢與歐美先進國家相同,女性教育水準越來越高,加上經濟獨立,婚姻已經從過去找長期飯票,演變為追求情感的依附。高學歷女性不婚的趨勢,只會隨著台灣高等教育越來越擴張,越來越嚴重。